減碳之道理
最近 為中秋節的來 許多人在建議大家不要烤肉,原 是為了健康和減碳的作用。 但是想想看, 中秋節一年一次, 但是燒近紙幾乎每天都在燒。 我朋友寄了這篇文 , 很有趣:
“燒衣紙的起源,居然是紙商的促銷宣傳伎倆﹗
故事是這樣的︰東漢時代的蔡倫,是紙張的發明人,他憑著獨有的技術,開辦了一間 紙 。一個姓尤的秀才,苦讀多年仍考不上舉人,只好轉行,當了蔡倫的門徒,學習做紙的技術。蔡倫死後,尤秀才繼承其紙 。儘管當了老闆,但紙張在那時代是新玩意,用的人不多,有錢人寫字,用的仍是竹簡或絹布,一般老百姓,更不會花錢買紙。尤秀才的紙賣不出去,生活極為困苦。
不久,為營業額發愁的尤秀才,憋出病來,不久就一命嗚呼。他妻子哭得死去活來,卻礙於家境清貧,買不起陪葬品,就乾脆把滯銷的紙張,一把火燒掉,當成陪葬﹗
尤家於是找了個人,每天在尤秀才的靈前燒紙,燒到第三天,秀才忽然「翻生」,更大叫︰「快燒紙給我﹗」街坊以為是屍變,均大驚走避。尤秀才這才娓娓解釋,燒掉的白紙,去到了地府,全變成銀紙﹗他藉此跟閻王贖身,獲釋放回陽間,可以繼續做人﹗
人死焉能復生,這不過是秀才與妻子合謀的詭計﹗然而,街坊都信以為真,此習俗於是流傳開去。有位富翁不以為然,質疑用真金白銀陪葬,豈不更實在﹖尤秀才果有急才,即指出墓中陪葬的金銀,數十年後開棺,依然是完好無缺,這代表了﹕「祖先帶不走」,只有是燒掉的紙錢,才可到達地府﹗自此,尤秀才的紙 生意滔滔。故事有另一版本,情節大同小異,只是主角變成了蔡倫的弟弟蔡莫,而「裝死矣的是蔡莫的妻子﹗故事說,弟弟的 紙技術沒有哥哥般到家,只得用這怪招騙人買紙﹗
是耶﹖非耶﹖四千年文化, 燒衣而「翻生」的只有一人(也只是生意翻生),習俗竟流傳千古,沒人懷疑,真怪事也﹗”
可惜的是, 為我這張臉, 每次提起這個話題時, 回答只有一個: “ 們不會了解我們臺灣人的習俗!” 所以,我只能講一句話: 燒金紙時, 便跟祖先要求一個健康, 空氣新鮮, 環保的環境, 為 的作為, 恐怕將會很需要這方面的幫忙。
最近寫日誌好象寫得 勤的耶?~
我是潑猴的飯,雖然在我知道有 們的時候,
們已經解散了,但我仍然是很支持 們的,
們真的好贊!我把 們的音樂帶給我朋友們聽,
他們都非常喜歡 的音樂!聽說隊長要再組一隊是嗎?
真希望 們的音樂能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耳邊耶~^^
Comment by Miyayi — August 26, 2008 @ 5:43 am
在說我們的樂團嗎? 本沒有解散, 還在表演。 有可能會再出一張專輯呢。
Comment by 潑猴 — August 26, 2008 @ 5:56 am
臺灣的潑猴,不是嗎??
真沒聽過還在一起耶= =||
可能我不是臺灣的,所以諮詢沒那麽發達吧~
要是又出一張就真的太好了~~
絕對支持呢~!嘿嘿!~
Comment by Miyayi — August 26, 2008 @ 3:17 pm
不是所有台灣人都要燒金紙吧. 那個人說得不對. 而且現在大家都很注重環保, 燒金紙 壞自己的生存環境, 本對自己也沒好處.
Comment by Daniel — August 27, 2008 @ 12:56 am
也許 發一個環保金紙來燒,是響應減碳的好主意!(笑)
Comment by Rolla — August 27, 2008 @ 8:30 pm
初次來到這裡,還請多多指教
燒金紙的由來我見過另一種說法,朝代和人名倒是不記得了
只記得是有戶人家暫時把過世的人停放在寺廟裡
可是當時的天氣讓小和尚忍受不了味道,只好燒燒紙
結果那戶人家回來覺得奇怪,老和尚只好緩 說那到陰間會變成錢
嗯,確實,金紙燒了以後明明也只是變成二氧化碳和碳灰
很明顯也沒有跑到陰間去啊 ~ 可是這習俗卻依然流傳著
樓上說的環保金紙,其實印象中政府確實做過大額的金紙
但好像用的人很少,可能是 為燒的數量少會覺得好像沒有 意吧
另外,現在某些鄉鎮也提供代燒金紙的服務
是拿去焚化爐燒的,這樣至少可以減少空氣污染
當然最好還是不要燒啦 = =”
Comment by 風痕影 — March 19, 2009 @ 10:13 am
所有有關往生的儀式都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
不管有沒有燒到陰間
有燒有保佑 這種感情放諸全世界皆準的!
Comment by anita — August 24, 2009 @ 5:32 am